雪中香山行
---作者:周明镭
前几天,张学斌领导一拍脑袋:去秋游吧!
行。
去哪儿呢?
听会长的。
香山如何?
会长定吧。
周末人多,下周一怎样?
会长说了算。
会长张学斌
野狐研究会会长张学斌,一个做事认真,不,应该是非常认真的人。他话出了口,似乎就没得变。比方说,他要在卢沟桥下第三个桥墩约会,若见不着人,就是发大水了,他也不会到第四个桥墩去溜达,“不走,俺就是不走。”人家这叫诚信。副会长张东岳说了:“那得分约谁。”
此程,秋游确定,通知发出后,谁知,星期天,天降大雪。这雪,可是自唐以来少有的那个大啊!李太白留诗为证:燕山雪花大如席。京城已经有年头看不见了。现如今,天降大雪,它表明了、说明了、证明了、阐明了这个、那个……
而据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张德二说:“以我的经验来判断,这是人工气象干预的结果。”这又表明了、说明了、证明了、阐明了那个、这个……
这边,野狐网的头儿耿进在担心:明天能登山吗?
车都定了,那怎么办?会长正色道。
要么改植物园。会长很严肃。
也行。有人搭腔。.
要说,雪天出游,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。玩出个性的,还得说古。晋王子猷对雪的偏爱,比他爹对鹅的偏爱有过之而无不及,这爷俩儿爱的都是一个色儿。据说,有一次,夜降大雪,王小五睡不着,先是酌酒吟诗,后是乘舟访友,折腾了一宿,到了好友戴画家的家门口,却没进去,回了。人问其故,他说:“吾本乘兴而行,兴尽而返,何必见戴?”真性情!自己玩。
玩出艺术的,还得说郑燮:“一片两片三四片, 五六七八九十片,千片万片无数片, 飞入芦花总不见。”这诗,妙!可也有人说诗是纪昀写的,电视剧上有。这郑板桥,乃康熙朝的秀才、雍正朝的举人、乾隆朝的进士,曾任县令职,那纪晓岚,却是乾隆19年的进士,官拜兵部侍郎、左副都御史、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。这“片片诗”,到底是谁写的?知也不知!
玩出水平的,只有那个“他老人家”,谁也玩不出那境界———站在某山头,手一挥:“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……”词的最后一句,说得是:你们都靠边,看我的!
次日,公元2009年月11月2日,雪停了。阳光也格外明媚。早上八九点钟,一大帮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”和几个“下午三四点的太阳”,在八九点钟太阳的照耀下,于东打磨厂街,乘车前往香山。
在这天游香山,可瞧见不可多得的美景―――“西山晴雪”,此燕京八景之一,只有雪后方能一饱眼福。顺带一说,八百年前,金世宗常来这儿玩。俺们,野狐研究会的大队人马,今天,沿着当年金爷走过的路,放松来了。
到了香山,敢情喜欢雪的还真多,人不比往常少。在山前,大家合影,这些人,棋艺虽高,照像的时候,总躲在后面,不得不点名;“张立,往前站;孟泰,把脸露出来;光亚、桃子,你俩到第一排。”完毕,张会长与大伙相约,山上见。一眨眼,人就没影了。
香山全家福
蔡碧涵与王香如
中国台湾林立祥三段和丁少杰初段
嘉嘉和妈妈
左起:会长、夏晨坤、石金昊、李勋政、韩一洲、马逸超、副会长
山道崎岖,我属于“老太阳”,和副会长东岳搭伴,张东岳,天津卫人,职业五段,长年征战围甲。秀郎镜后,虽睡眼惺忪,倒也不失英俊,此君性情温和,行事迟缓:“不着急、不着急。”
副会长张东岳
新7段---杭州夏晨坤
香山,海拔五百多米。若在平日,老胳膊老腿,也不在话下,可今天不同。道上的雪,有没化的,有化了的,还有化了不久的。有的道面滑,尚有栏杆相助,有的地方却无枝可依,会感觉腿在发抖。
来自中国台湾的黑嘉嘉,一双可爱的大眼睛,在雪的皎洁的映衬下,愈发晶莹剔透,煞是好看。嘉嘉妈妈也是明眸善目,一脸祥和。半山中,但见母女俩逆行而下,一问,方知,“前方路滑难行。”母亲平静地说。妈妈担心女儿安全,只好止步。微笑中,饱含着的母爱之情已深深地传递给了你!
黑嘉嘉初段
于是,东岳与我,吃过他带的干粮,继续前行。果然,前方不远处,山道陡峭,路面光滑,有的地方有如被打磨的镜面,在阳光下,眩人眼目。这时候的东岳,全然没有了睡意:“周叔,有我呢!”一段艰难跋涉过后,终于登上了香炉峰。
山顶合影
丁烈、佟禹林、张亚博和吴树浩
张东岳和我
在峰顶,看到胡跃峰,连忙叫住他,为他拍照留念。这些天,跃峰因患小疾,原不想出游。被我一番说教,改变了主意。现给跃峰留影,再配上林少穆公的“山登绝顶我为峰”句,也还贴切。
胡跃峰三段
登高远眺,远方山峦起伏,白雪皑皑。此时,极目望去,满眼冰雪世界,内心得到了净化。忽有天人合一之感,想必在精神上,已经接近境界了!方又想到,当年在京城西山的落魄公子曹雪芹,写“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”时,不知作何思想?
日光西照,不觉间,约定的下山时间已到。回去的路有两个方案:一是和张会长乘缆车;另一个与我步行。马笑冰说:“我跟周叔走。”随后,丁烈、亚博、树浩、小佟也愿走路,中国台湾林立祥和丁少杰,女生香如和小蔡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。正要出发,付冲说:“我也跟你们走。”原来,付冲看到缆车不是封闭的,不敢坐。“原来他也有怕的时候啊!”
上山容易下山难,尤其是雪后初晴天。步行下山的人共有20位,我才指挥部队安全通过一处险境,一回头,陶欣然、陈阳、柯杰已不见身影,丁少杰、韩一洲、石金昊、李勋政也已在三十米开外。
下山了
雪路
扶着点
路难行
李豪杰总在“独行”
亚博无所畏惧
几个弯道过后,又一处冰滑陡道,马笑冰表现了大哥风范:“哥几个,跟我来!”一行人,手扶护栏,一步一挪,脚下随时都在打滑。这付冲同学的手、脚和不大的屁股,此刻都派上了用场。那李豪杰,一米八的大个,这时,也全然没有了平日的威风,一直走在小分队的最后边,需要多人照顾,才得通过。
帅哥丁烈
中国台湾棋士林立祥三段
香如妹妹
路转山回,一个大斜坡,护栏全无,我等也只能放低重心,借助臀部,贴地而行,好不狼狈。再往下走,山路微坡,蜿蜒而下,还是马笑聪明,发明了“小火车”。“小火车”的发明在野狐研究会的历史上堪称里程碑,它有效地解决了雪天下山的速度问题,并节省了同志们宝贵的时间。给马笑冰同志记三等功!
等待同伴
下蹲滑行
小火车一
小火车二
小火车三
此次下山,据不完全统计,途中倒地者众多:张亚博一次、吴树浩两次、丁烈三次、佟禹林四次,林立祥多达七次。王香如路走得比棋走得顺畅多了,一次也没摔倒过,口头表扬两次。
集体活动,可以取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。多举办,有利于野狐研究会的健康发展,此次香山之行,也仅只是刚刚才开始……
老马带路
小蔡危险
树浩跌跤
登顶之乐